熱門動態Life

2021-07-16

中華高協推動高爾夫六年振興計畫 系列報導之三 有效強化潛力選手訓練機制

pic

為了找回台灣高爾夫競爭力,期待未來能再出現更多如曾雅妮、潘政琮這樣優秀的選手,高爾夫六年振興計畫正在全力啟動中。

想要落實高爾夫扎根 不能沒有地方人士參與

「我們已經很努力地做了,資源也要到了,也給了 地方了,如何運用這些資源,要怎麼架構基層扎根的整個脈絡,必須有了解地方狀況的熱心人士用心用力來安排,我們非常需要地方的協助。」

為了培育更多優秀高爾夫選手、 爭取在國際賽事上的優異成績、提升台灣高爾夫在世界的能見度與地位,基於這三個長遠的期許,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現任理事長王政松,在不斷積極與政府溝通與推動下,獲得蔡英文總統的支持,已於今年正式全面推動高爾夫六年振興計畫。

↑透過積極地說明、溝通與爭取,六年振興計畫不僅獲得蔡英文總統支持,並在總統府接待高爾夫球界的拜訪。

這項計畫包含了五個主要項目,分別是:深化基層扎根、厚植選手訓練機制、提升賽事價值、加強國際交流、以及帶動國內高爾夫產業發展。期待透過更積極的作為與資源的挹注,為台灣高爾夫找出更有前景的發展機會。

為了落實基層扎根工作,目前在各縣、市教育局處的協助下,已舉辦了多場高爾夫基層扎根說明會,而中華高協理事長王政松更是每一場都親自出席,希望能在啟動基層扎根的同時,讓更多地區的學校單位或家長,能夠更了解為何要投入高爾夫?以及怎麼樣才能執行。經過幾場說明會後,中華高協專案組員也整理了幾項重點提綱來說明,讓參與的校長與家長們,能夠得到更簡單、扼要的解答。

像是「我們會聽到有人說:高爾夫是有錢人才打得起的運動,但是基層扎根的目標,是讓小朋友有機會接觸高爾夫,在這階段不會花到什麼錢。」

王政松表示。「若是參與基層扎根課程之後,發現孩子很有天分,對高球有興趣,表現也不錯,才會進入第二階段,也就是進入潛力選手篩選階段。能夠進入潛力選手的隊伍,就會有整個社會的資源、還有國家投入的力量來支持選手的訓練與成長。高爾夫扎根計畫的初期目標是很單純的,那就是讓小朋友多一種運動項目選擇機會。」

過去,高爾夫運動的推廣,大多是仰賴許多地方熱心人士的努力。王政松也指出,其實基層扎根要能真正產生效益,區域一定要出現熱心人士。例如:花蓮有位東華大學的楊昌斌教授,他很熱心地串連推廣,就有很好的效果;屏東地區有旅日好手蔡佩穎的父親蔡東源,透過他的熱心協助也讓屏東發展得不錯;而像高雄也有鄭美琦老師來協助串聯,這些地區的高爾夫發展確實值得期待。

「很多我們高協沒有能力去深入做到的部分,他們過去都做到了。基層扎根計畫需要地方熱心人士的參與,不然就是一個資源的投入而已。」王政松說,「我們已經很努力地做了,資源也要到了,也給了地方了,如何運用這些資源,要怎麼架構基層扎根的整個脈絡,必須了解地方狀況的熱心人士用心、用力來安排,我們非常需要地方的協助。」

而在高爾夫扎根計畫說明會中,有許多學校單位反映缺乏教練師資的問題。其實不論任何縣市地區,當地一定會有長期打球的人。假設,這座小學需要一位教練來幫忙,就可以找兩三位有經驗的地方球友來協助,如此就能解決教練的問題。

剛剛開始啟發興趣的階段,不需要什麼很厲害的教練,地方上球齡很久的高爾夫熱心人士,有基本的揮桿知識,其實就可以投入。除非小朋友已經到了潛力選手的階段,需要更高教練等級的指導,當然就會不一樣。地方若有需求,中華高協也可以提供協助舉辦針對學校體育老師或熱心人士的教學講座。中華高協不僅積極召開說明會,也期待與各縣市高爾夫委員會建立聯繫、整合地方力量,共同協助扎根計畫的推展。當然也期待全台各縣市高爾夫球場業者的全力支持。

↑王政松認為基層扎根計畫要能真正落實,關鍵將是地方熱心人士的投入與參與。

以移地訓練打破環境限制 給潛力選手平等的立足點

潛力選手訓練機制提升的最大目標,就是讓台灣所培訓的青少年選手,至少擁有跟其他國家選手相同的立足點。
國家有很多的單項運動協會,當然資源也不能都給高爾夫,所以不能完全靠政府,高協必須要投入包含政府、民間、企業的資源整合工作。

這十年來,台灣出現許多優秀選手,例如蟬聯103 週世界球后的曾雅妮、以及在美巡賽打出亮眼成績的潘政琮,他們在業餘時期也曾代表台灣創造出優秀的成績。以往雖能靠著台灣的訓練環境養成優秀選手,不過依目前狀況來看,像是韓國與日本,他們的業餘培訓選手的養成環境已經領先台灣,而且,不論是國內賽事的舉辦場次、高爾夫的訓練環境、師資、或是賽事的競爭強度等,都比我們先進。

透過扎根計畫,擴大培訓選手的數量,這是第一步,而如何強化訓練機制,持續培育青少年潛力選手是第二步,當然是六年振興計畫的重要課題,第二步強化訓練最大目標就是要讓台灣培訓的青少年擁有跟其他國家選手相同的立足點,我們才對得起這個世代的小選手。

台灣高爾夫的訓練環境有幾項先天上的不足,首先是:可使用的球場數量比較少;再來是球場的特徵也近乎一致、變化度比較少。其三是果嶺速度不快,粗草區的特性類似、訓練場地缺乏變化性與挑戰性。另外:在訓練的師資上,過去比較傾向於本土保守,並非說土法煉鋼沒有效,但若是在面對更高層級的競技時,許多技術、策略,與思考細節的差別,就會體現出來。

要如何突破這個困難呢?目前台灣的球場環境要改變並不容易,針對頂尖選手的養成需要,可以藉助國外的訓練環境。高爾夫六年振興計畫中,包含國家培訓隊選手每年兩次的移地訓練計畫,希望利用國外多樣變化性的球場設計,訓練台灣的選手,更能夠適應與攻略不同的球場。

在外地比賽,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面對困難球場設定時所遇到的挑戰,讓青少年培訓選手獲得很大的幫助。移地訓練選擇的地點是世界上高爾夫最發達的國家,也就是美國與澳洲。目前規劃是夏天到美國、冬天到澳洲,根據當地季節特性與主要業餘賽事的舉辦時程,進行移地訓練。移地訓練時會選擇一個訓練基地,同時參加當地舉行的業餘賽事,比賽後就回到基地練習。這段期間參加的球場當然都不一樣,比賽環境一直在變化,比賽時的難度設定也不同。面對從未去過的球場,以及陌生的比賽場地特性,要學習如何環境適應。移地訓練不僅能接受高等級比賽球場的挑戰,也能與許多世界頂尖球員分享競技的經驗,相信這些都能夠為青少年培訓選手的成長帶來更多的養分。

↑2019年七月國家培訓隊赴美集訓,參與多場業餘賽事,並首次拜訪世界頂尖教練布區哈蒙的學院,獲得哈蒙本人及其教學團隊的指導。

移地訓練的另一重點是國外師資的運用。邀請美、澳全世界排名最拔尖的教練來提供師資上的協助,也能給予選手帶來不同的觀點與刺激。

另外王政松也指出,就移地訓練本身來說,「移地」就是一種訓練。像是去美國,首先要有適應時差的能力、同時也要適應當地飲食,另外還有在旅行中解除壓力的能力,才能夠為比賽做好準備。透過建立訓練機制,並持續進行,如此必然能夠拉近台灣與世界青少年選手之間立足點的差異。當然,這樣移地訓練的花費成本也相對高出很多。六年振興計畫中有費用預算編列的規劃,就是希望能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不去做,就永遠只能停留在這裡。

在六年振興計畫中,當潛力選手被挑選出來為國家代表隊後,每年會有兩次出國移地訓練的計畫。有機會親身體驗世界級競賽場地的難度、不同環境的刺激與挑戰,並獲得無可取代的成長經驗。

「選手能不能成功,要看他的天分、認真程度、還有選手背後支持的力量,以及有沒有辦法走完這艱困的訓練過程。中華高協有義務要協助年輕選手來爭取資源。國家有很多的單項運動協會,資源也不能都給高爾夫。」王政松表示,「所以不能完全靠政府,高協就必須要投入包含政府、民間、企業的資源整合工作。」

在潛力選手的訓練上,中華高協提出很多調整作法。例如國家培訓隊的訓練基地會盡量移動,提供不同場地特性的刺激與磨練。此外也提供培訓選手們具科學化設備的國家級教練團隊,給予選手更多面向的指導和協助。潛力選手的日常培訓也提供較具彈性的作法。如果選手或家長本身有想要合作的教練,可以自行結合進行練習。國家培訓隊及潛力選手培訓隊的訓練過程,高協將透過專業國家級教練團隊,提供完整的科學化鑑測,進行深入且全面的能力評估,提供選手必要的協助,並以非單一教練,而是以國家級教練團隊的整體方式來進行,不但可以進行更客觀的評量,在每年提供固定的訓練時數中,給予有需要的選手進行最大的協助。

每一場地方座談會王政松都親自參與,為了就是把握機會,與地方說明高爾夫扎根計畫的方向。

六年振興計畫最大的目標,就是希望台灣未來能再出現像曾雅妮、潘政琮這樣的選手。「我們希望將嫩芽種到土裡面,六年後能看得到,就算還看不到,但是這個芽已經種下去了,也許再過些時間我們就有機會看到。」王政松說,「能夠這樣的話,我們就對得起現在支持振興計畫的長官,還有幫忙推動計畫的朋友與熱心加入的人士。」

pic